




雾和霾有什么区别?”、“遇到极端天气现象怎样自我保护?”3月22日,“天气和气候:青年人的参与——气象专家与大学生面对面”主题沙龙在双理楼六楼报告厅举办,在活动现场,同学们纷纷就自己关心的问题提出疑惑,现场气氛热烈。本次沙龙由江西省气象局、江西省气象学会和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联合主办,也是我省纪念3•23世界气象日的系列活动之一。
省气象局副局长、省气象学会理事长詹丰兴,省气象台国家级首席预报员尹洁,省气候中心副主任王怀清,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溪参加了本次沙龙,和我院数百名学生一道,探讨气象与生活、气象与青年的密切关系,一起关注阳光空气,关注阴晴冷暖。我院副院长许红缨、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地理系学生参加了此次沙龙。
许红缨在沙龙开始前致欢迎词,她首先代表学院欢迎各位领导、嘉宾、专家来院来院指导,并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各位领导专家。她在致辞中与大家分享、交流了对气象和当前环境的一些认识和理解。最后她我院青年学生珍惜难得学习机会,虚心求教、敢于质疑、大胆对话、认真倾听,展示学院优良风貌。
四位专家对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天气和气候:青年人的参与”进行了自己的诠释,詹丰兴介绍了近年来我省气象部门针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和社会应急联动所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尹洁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天气预报的发展技术和手段,特别是精细化数值预报的最新技术,以及天气预报的重点、难点和准确率等;王怀清介绍了全球及我省的气候变化特点和趋势,以及我省气象部门在短期气候预测、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
如何发挥青年人在当今和未来的天气和气候监测、探究和响应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强化青年人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社会责任?如何引导青年人更多地选择从事气象、水文或气候科学等相关工作?如何发挥青年气象志愿者在提高全社会防灾避险意识与技能的作用?就这些问题,四位专家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并寄语青年,更多地关心气象、学习气象、了解气象,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承担起“未来地球主人”的责任担当。
专家们向大家介绍了世界气象日的由来和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过程,以及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的意义和内涵。另外就不断发展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技术与手段,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等方面如何发挥青年人在当今和未来的天气和气候监测、探究和响应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
沙龙结束后,同学们还参观了省气象局移动应急车,省气象局工作人员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移动应急车的有关情况。(文/图 省气象局、省气象学会、大学生通讯社)
一审一校:
二审二校:
三审三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