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校党委书记傅修延在建院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1-05-28 访问量:
一审一校 二审二校
三审三校

在江西师大科技学院建院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 傅修延

(2011年5月2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欢聚在青山湖校区,隆重庆祝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建院十周年。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科技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和历届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学校酝酿成立科技学院之时,正值新世纪刚刚开始,全校师生对学校的改革创新和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当时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依托母体、采取“公办民助”的形式创建独立学院之风吹遍大江南北,包括一些名校在内的很多大学都纷纷设立“二级独立学院”。学校党委行政审时度势,积极酝酿,很快就着手筹备申报建设独立学院。2001年8月1日,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的独立学院——江西师范大学青蓝学院正式创立。同年12月,青蓝学院更名为科技学院。

科技学院成立之初,条件非常艰苦,可以说是筚路蓝缕,充满了创业的艰辛。当时正值学校的规模扩张时期,几万人挤在不到500亩土地的青山湖校区,教学、生活条件严重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技学院最初是通过租赁江西旅游商贸学校的校舍,来进行自己的办学的。学院刚刚在校外立足不久,就搬迁到青山湖校区,而后又调整到瑶湖校区,之后又迁回青山湖校区。这一过程历时几年,可谓是腾挪转辗,数易其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始终凭着以苦为乐、只争朝夕的勇气和精神,按照国家规定,服从学校安排,以大局为重,在困难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使学院很快就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不断发展壮大,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一所融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七大学科门类,30多个本科专业于一体,师范与非师范并举,面向全国招生,在校学生近7000人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学院。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聚会,回顾科技学院的办学历程,总结科技学院的办学实践,可以说是让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大学是长寿的机构,十年对于它来说只是一个短暂的时间,但是当这十年与学校的一个学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联系在一起,与学校一种崭新的办学模式从艰难探索到逐步成熟、从细心培育到茁壮成长联系在一起,这十年的意义对于学校来说也就不同寻常。

一、科技学院的十年实践,丰富了学校的办学形式。科技学院创办之前,学校主要承担二本和研究生教育。虽然之前学校已经有了一些办学形式上的探索和创新,但是科技学院作为一种不需要国家财政拨款、依靠借助社会资金、具有相对自主权的办学新模式,无疑是学校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上步伐迈得最大的一次。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学院丰富了学校的办学形式,同时成功地发挥了鲶鱼效应,助推了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成为了学校改革尤其是学院制探索的试验区,为学校的校院两级管理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参考。

二、科技学院的十年实践,增加了学校的办学效益。学校创办科技学院,最直接的效益就是增加了办学收入,为学校提供了新的财务来源。和这个经济效益相比,科技学院在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的影响,赢得的认可,更是无价和难以估量的。我们知道,仅仅人才培养一项,十年来科技学院输送的几万名毕业生,就像种子一样,播撒和遍布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们一个个都正在蓄势待发,茁壮成长,成为学院、成为学校最好的使者和名片。

三、科技学院的十年实践,拓展了学校的办学空间。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近年来,科技学院一直在利用自身的体制机制优势,通过加强与高校、政府和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等形式,努力为自身,同时也为学校拓展办学空间。在有形办学空间的拓展上,科技学院更是对学校促进很大。大家知道学校选址建设共青校区,最直接的目的,或者说要直接解决的问题,就是科技学院的办学空间问题。如果没有教育部26号令的压力,学校很大可能就没有了在共青选址建设新校区的动力,因此可能也就错失了一次解决发展瓶颈问题的绝好机遇。

四、科技学院的十年实践,充实了学校的精神内涵。科技学院的办学成功实践,是师大人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展示了师大人敢于创新、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品质,增强了师大人的自信心与使命感,丰富和发展了师大精神。可以说,科技学院的创业史、发展史,就是师大人面对困难团结一心、沉着应对的历史,就是师大人抢抓机遇、奋勇争先的历史,就是师大人凝心聚力、创造辉煌的历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弘扬和鼓励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和辛勤耕耘的实干精神,只要大家都能大胆闯、放胆试,学院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才会永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十年来,科技学院作为国家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产物和成果之一,促进了江西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为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科技学院面临的最直接和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根据教育部26号令精神,完成投资主体的选择和独立校区的建设工作。学校正在按照最大限度维护学校利益的原则,全力支持科技学院的发展。大家知道,学校已经选址并动工建设共青校区,它将按照“生态、青春、国际、人本”的建设理念,满足科技学院办学需求,成为广大师生的创业舞台、学校教学科研的创新平台,成为学校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前沿阵地以及国际教育合作的重要节点。等共青校区建成之时,大家将会看到一个更加充满青春活力,一个更加具有体制机制发展优势,一个更加发展灿烂辉煌的科技学院将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成绩激励着我们,时代召唤着我们,挑战催促着我们,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现在,新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即将开启,希望科技学院以十周年庆祝大会为契机,秉承师大人栉风沐雨、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发扬师大人敢于拼搏、奋勇争先的优秀品质,坚守“青蓝相继、知行合一” 的院训,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提升质量、办出特色,在服务江西和全国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为把学校建设一所地方一流、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为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现江西的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而努力奋斗!

最后,预祝院庆庆典圆满成功,祝愿科技学院明天更加灿烂辉煌!谢谢大家!


一审一校:

二审二校:

三审三校:

上一篇:优秀校友江歆谙资助我院学生

下一篇:学院举办十周年院庆?全国中学校长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