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思政“小课堂”搬进社会“大课堂” 师生同堂“出新”更“走心”
发布时间:2024-12-10 访问量:
一审一校 二审二校
三审三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近日,学院院长、思政部教师宁洁带领我院文法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30余名学生,前往坐落在共青城市的江西生态文明展示馆,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大课。

此次思政大课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十二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课程由课前自学、实地讲授、小组讨论、课后总结等四个环节组成。课前,同学们以教材为基础,通过线上自学等方式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学习;展厅工作人员对生态文明展示馆的建设背景、功能布局、意义价值等内容向同学们进行了具体介绍。

课中,老师带着同学们在生态文明馆就新时代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理论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并指导3名学生讲解员依托展厅中美丽江西建设的丰富图表、数据、案例、视频等素材,帮助班级同学深刻理解建设美丽中国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等课程内容。

课后,老师带着同学们在展厅馆的报告厅内进行了课程的梳理和回顾,并就“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进行了学习讨论,同学们还在事先准备好的便笺纸上写下了学习心得。同时,班级自行组建的拍摄小组通过自己的视角拍摄了上课全过程,并采访了展示馆的工作人员、授课教师、学生讲解员和部分学生代表,后期将剪辑若干视频资料作为课程素材库资源。

此次实践教学,实现了师生同堂、双师同堂、一课多师;启发式、探究式、情境式等创新教学方法的融合运用,让这堂思政课“出新”更“走心”,也激发了同学们对思政课的兴趣,提升了思政课的实效。作为讲解员之一的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李亦舒表示,在为期一个月的准备过程中,自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具体举措、意义价值等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很好地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激发了对思政课的热爱,今后会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学深悟透思政课,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入行。

此次“出新”更“走心”的思政实践课,是我院思政课教学改革迈出的坚实一步。今后,学院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更丰富、更实效、更多元的思政课教学创新改革模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厚培家国情怀,掌握过硬本领,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文/刘金金 大学生通讯社记者 苗蓉蓉 图/唐心扬 大学生通讯社记者 曾辉 张子迈)

(一审/一校:李星,二审/二校:余小军,三审/三校:肖接增)


一审一校:

二审二校:

三审三校:

上一篇:学院召开“一站式”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会议

下一篇:我院在2024年江西省第二届公开水域游泳救生技能大赛中喜获3项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