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学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线,以开展“创新发展年”为契机,以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为基础,以专业建设为突破,深化内涵建设,实现教学工作上质量、科研工作上水平、专业建设上层次、管理服务上台阶,促进校园和谐实现学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教学为中心,继续推进质量工程建设
1、围绕学院定位,把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和重点建设工程,坚持不懈抓教学质量建设。要通过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有效运行,进一步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全面落实2008年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以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吸收国内外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成果,继承我院已有的经验和特色,进一步优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素质拓展三大人才培养体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进一步构建更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一步广泛征求教师对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使培养方案更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创造性。
3、继续推进公共课改革力度,要进一步完善3+2+2”的两课教学模式,努力形成教学特色;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巩固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研究并实施计算机基础课和大学英语课教学改革;试行两课、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公共课程教考分离的考试制度,加强各级各类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培训,积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强化各种技能培训和考证考级,着力提高学生就业的硬条件。
4、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完善教学硬件设施。要进一步加大对教学教室的改造,来满足学生在信息化时代对多媒体、语音室教室的需求。加大对图书资料的投入,完善各类学科书籍的合理科学分配。加强公共服务和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和学习环境。
5、巩固充实师资队伍,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今年将继续引进一批具有博士学历、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来院充实教学第一线,逐步建设一支由稳定的老中青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要努力提高广大教职工的科研意识,努力创建科研兴教、科研兴院的良好局面。
6、加强学风建设,浓厚学习氛围,通过抓教学管理与服务保障学风建设,通过抓教风带学风,通过抓考风促学风,通过抓课堂教学纪律与抓学生课余学习相结合,形成良好学习风气。
二、以生为本,不断提高学生工作水平
7、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促进院风学风的进一步好转。要加强对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管理,指导他们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团建主题活动,使团员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8、进一步加强和落实辅导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作风正的学生工作队伍。要进一步完善学生辅导员的选拔、培养和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采取学习培训、理论研讨、工作交流等形式,努力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推动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9、进一步加大招生、就业工作力度。今年招生工作要未雨绸缪,扩大宣传,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启动与省内外各地市中学的联系工作,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认可度,在切实保障学院生源数量的基础上提高生源质量,同时设立“状元奖学金”,吸引优质生源。就业工作方面要强化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与就业理念的教育和引导,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就业服务平台,做细、做深、做实学生应对就业所应具备的素质、技能的培养和培训。构建学生自主创业服务平台,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引导、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相应奖励措施,促进就业工作全员化的工作格局的形成。加大对“就业与创业协会”工作的扶持与指导,组织好就业沙龙各项活动,办好就业刊物《方向》,充分发挥学生在就业工作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切实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重视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力争在原有就业工作的基础上再建立2-3个工作站。加强大学生创业和基层就业教育,引导好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工作,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层次。
10、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夯实党建基础,发挥党员作用。针对学生党员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任务愈加繁重实际,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规范学院基层党组织设置,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努力抓好对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要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积极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锻炼,严格要求,务求实效,教育学生党员团结带领广大学生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勇于创新,全面成才。
11、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助学贷款工作。要落实干预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加强对各级各类助学金、奖学金的管理,完善“奖、贷、助、补”的资助体系,建立运转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1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要紧密结合第一课堂,抓好第二、三课堂建设,着力抓好品牌社团、品牌活动的建设,以社团活动为平台,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弘扬“知行合一、青篮相继”内涵,倾力塑造现代大学生活,使学校呈现出与21世纪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现代大学生活气息。
三、稳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13、进一步规范管理,完善人事分配制度。随着我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术梯队和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办学水平,引进人才工作显得尤为突出。坚持“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客观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完成定岗、定编、定责工作;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和总体设计、稳步推进的思路,构建能力与业绩、待遇与贡献相统一的分配体系。
14、加强各项内部管理,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在去年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先导,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高等教育贡献率为根本的“创新发展年”活动,要以增强凝聚力、提高贡献率为着力点,要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努力营造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
15、进一步推进学院改制,落实教育部26号令。按照26号令的要求自施行1年内要完成独立学院资产过户工作, 学院将积极配合教育主管部门,早日落实学院改制,实现学院可持续健康发展。
16、进一步利用办学资源,盘活办学形式。在组织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专业英语四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同时,要加强普通话测试工作力度,争取与有关机构合作,结合学院专业和就业特点,积极组织就业前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考前培训和资格论证。
四、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17、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的宗旨,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振奋师生员工的精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解决师生关心的重大问题,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18、深入抓好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符合学院实际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规范从政行为。
19、进一步做好院务公开工作,不断加强民主参与、监督和民主管理。学院要做到重大决策事前、事中、事后公开,广泛接受教职工的监督,促进学院的民主管理。
20、充分发挥院工会组织的作用,以创建和谐学院为切入点,凝聚人心、团结带领全院教职工为完成学院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要进一步改善教职工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关注困难职工的生活状况,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生活水平。继续做好具有科技学院特色的读书会活动,积极开展“争做学习型、知识型、自主创新型职工”活动。
21、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认真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和问题,全面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做好安全稳定工作是政治责任,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从严防范;要建立安全稳定工作长效机制。要加强校内网上信息安全监管,规范校园网和学校机房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一岗双责”制,深入推进和谐平安创建活动。要加强对教职工尤其是学生思想和安全教育工作,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妥善处理各方面问题和矛盾,维护校园安定和谐。
五、拓展对外交流,提升办学声誉
22、进一步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领域与范围,积极谋划层次更深、领域更广、影响更强、效果更优的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学院将继续加大派出代表团赴国内沿海发达城市考察学习的力度,落实学院与德国BSK机构签订合作的实施选派学生赴德留学协议,协调与英国斯汪西大学签订“1+3”、“2+2”联合办学协议。积极开拓与国际高校合作的渠道,同时为我院师生出国留学、培训创造积极条件。在稳固与国际院校机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加大同欧美国家高水平大学和教育机构的合作力度,加快学院国际化的进程,借鉴国际先进办学理念,积极参与国际教育竞争,开创对外工作的新局面。
二00九年二月十六日